观焦点:湖北首次实现“人机合作”带电作业

机器人在高空与供电人员合作实施作业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王欣

冬季用电高峰期将至,武汉保障城市生活用电有了创新研发的“智能帮手”。


(相关资料图)

12月27日,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汉阳区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的改造中投入使用,与带电作业人员一起配合,实现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人机合作”带电作业实战操作。这也是湖北省首次实现人机合作的带电作业,将更有效地在用电高峰期里保证城市居民家庭和企业不间断正常用电。

装上智能“双掌” 人与机器同时作业

12月27日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阳四台大道附近的一座工业园里,停在路边的3台黄色大型电力斗臂车已准备就绪,其中一台车上装载着白色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前期调试。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在实际的带电作业环境中使用机器人来操作。”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工程部专责彭欣在现场介绍,当天要对四台工业园内的10千伏口创线进行电杆改造,将直线杆改为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整个作业要在不停电的条件下进行,保障这条高压线路供电范围内的30家企业和将近2000户居民能够正常用电:“我们会在居民群众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这次带电作业。”

中午13时许,随着前期的人工改造部分完成,经过充分准备的带电作业机器人“上场”了。现场负责人将主要进行作业的两只“手掌”轻轻装到了机器人的“手臂”上,随即缓缓升空,朝着高压线上的作业目标奔去。

“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控制和监护。”彭欣告诉记者,通过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高压线上的每一个变化都实时呈现在了控制器的大屏幕上:“操作人员有着丰富的作业经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高空中的作业人员默契配合,实现高效、安全的带电作业。”彭欣说。

作业效率提升130% 有效减小伤害风险

当天的带电作业任务中,不停电作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将高压线杆的杆头进行改造,而后再与机器人配合,完成后半部分的接引线工作,从而完成整个改造工程。“机器人负责的就是把线路的开关、刀闸的出线接到10千伏的带电主线上,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危险系数也比较高。”彭欣说。

正是因为作业过程比较复杂、操作的危险性较高,电力部门逐步引入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进行作业,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可能存在的人身伤害的风险。

“在我们的带电作业过程中,尽管工作人员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整个工作依然处于危险性较高的环境中,尤其是存在电弧伤害的人身安全风险。”彭欣介绍,投入带电作业环境中的机器人都在前期经过了严格的联试联调的专业检测,具备了与人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人员可以在地面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可视化的操作,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也可以通过机器人的“代劳”来有效降低电弧伤害的风险:“按照目前的检测,带电作业机器人能够提高130%的作业效率,效果比较明显。”

迎峰度冬用电高峰 可实现不间断供电

彭欣以这次进行改造的四台工业园内的10千伏线路为例介绍,在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帮助下,首先实现了完全的不停电作业。“如果进行停电改造,可能会给供电范围内2000户居民和30家企业停电10小时左右。”彭欣说,第一次使用机器人与人工合作的带电作业就完全实现了不停电作业。这次完满的配合给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期里的稳定供电提供了重要支撑。

原来,在今年夏天的迎峰度夏用电高峰里,面对持续高温天气下的用电紧张局面,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不停电中心的一个带电班组在一天里可能要奔波在武汉三镇的各个区域,每天至少要进行三到四次带电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风险也会随着持续提升的作业强度而不断增加。

“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就能够用上带电作业机器人,给我们的带电作业人员减轻压力。”彭欣说,接下来他们将会通过科学实验开展更多的“人机合作”带电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提升带电作业效率,进一步保障武汉市民家庭和企业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里的稳定用电。

关键词: 带电作业 用电高峰期 工作人员